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需要把握好轻重缓急。科学的战略筹划可以事半功倍,能够标本兼治。通过学习《论述摘编》,让我们对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战略部署认识更深刻。
从严治党从转变作风入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在作风建设上打一个歼灭战,不仅可以有效遏制不良作风的蔓延,还可以为党内其他一些问题的解决创造有利条件。从中央八项规定开始,“抓了中秋节抓国庆节,抓了国庆节抓新年,抓了新年抓春节,抓了春节抓清明节、抓端午节,就这么抓下去,总会见效的,使之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
不良作风背后是腐败,随着转变作风取得阶段性成果,反腐败必然同步跟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腐败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反腐败要从治标走向治本,制度建设很重要。要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从“不敢腐”走向“不能腐”。“没有健全的制度,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现象就控制不住。”而且制度不能形同虚设,成为“稻草人”,形成“破窗效应”,“要把笼子扎紧一点,牛栏关猫是关不住的,空隙太大,猫可以来去自如。”
在重视制度建设的时候,特别突出纪律和规矩。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强调“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强调“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求我们回归纪律的本质,纪律是铁、纪律是钢,纪律不能“商量着来”,纪律没有“情有可原”,纪律不搞“下不为例”,纪律更不会“法不责众”。
作风、治腐、制度、纪律,整个系统环环相扣。《论述摘编》用朴实、接地气的语言,为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这些都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不断深化学习,认真领会、自觉遵循、努力实践。(任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