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与假往往衡量一名党员干部的成色,决定党员干部是否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当与“假”绝缘。
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的假学历、假文凭、假论文、假年龄、假政绩等不时被曝光。这充分说明,在党员干部中必须掀起一场“打假”的革命。
仔细探究,在很多贪腐官员的身上,往往脱不开一个“假”字。刚刚被立案侦查的新疆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栗智就严重违反纪律,档案造假,并向组织隐瞒真实年龄。去年,鹰潭团市委原书记徐楷落马,同样涉嫌年龄造假、入团志愿书造假等问题。
这些官员造假,不为别的,一个目的就是当官。当官讲年龄优势、学历优势、政绩优势。一些官员唯恐落后,就争相造假。更为荒诞的是某位官员改了年龄,竟比其弟弟还小。这些为官者,做官的动机本身就不纯,眼里只有“升官”两个字,丢弃了共产党员的本色,忘记了人民公仆的初衷,到头来,不是变色变质,就是褪色蜕化。
党员干部决不能仅仅是为了做官,而是要干事创业。一心钻在“官眼”里,只想着造假高升,如何为民做事?谷文昌、焦裕禄、杨善洲一心为民,公心干事,哪有心思和精力去造假?
纵观党的历史,毛泽东同志强调共产党员是“靠实事求是吃饭”,邓小平同志提倡共产党人做“实事求是派”,我们党过去有“三老四严”,今天有“三严三实”,都要求党员干部做老实人、与假绝缘。那些私自造假之流,不仅欺骗了党组织,也丢失了诚信做人的根本,丧失了基本的党性原则,放弃了应该遵守的纪律和规矩。
“陆展染白发以媚妾,寇准去白须以求相,皆溺于所欲,而不顺其自然者也”。干部就应该能上能下,决不能官越当越大,人越变越“年轻”。总想着当大官不退下来,党的干部队伍如何才有活力?一名对自己年龄、履历等内容都弄虚作假的干部,如何能保证其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怎能承担一地、一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担?造假对自己是有利了,可是却扰乱了正常的人事任免,更在干部群众中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危害可谓大矣。
共产党员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真,决不允许“假”字存在。对那些造假的党员干部,必须出重拳、用重典,揪出其“皮袍下藏着的小”,让其得不偿失。2013年因改档案被查处的山西太原市质量检验协会原秘书长王红英,曾请托时任太原市商贸委员会组织部长王秋兰为其改档案,将出生日期改小两岁。后经查实,王红英被取消公务员身份,撤销职务。王秋兰亦被留党察看一年,撤销行政职务。本想改一改多干两年的王红英,在严格的党纪面前变成了没得干。
摒弃造假,根子在祛“私”。共产党员以公为重、心中有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才能做到求真务实,留下实绩,而不是一心为官,留下伪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