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现在的位置:

        菠菜365定位_APPBET365_正版约彩365软件

        首页 > 理论视野
        谈话要“走心”



        【信息时间:2015-09-28/9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菠菜365定位_APPBET365_正版约彩365软件

        谈话,是面对面的“交锋”,对于提高纪律审查质量,加快纪律审查速度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这么多年的纪律审查工作实践,我慢慢发现,“谈话”的真谛只有两个字——“走心”。

        用“真心”换“放心”。被调查人往往曾经拥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拥有着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谈话中纪律审查人员的态度首先要严肃而不失诚恳,力求营造一种宽松的交流氛围,防止被调查人产生对立情绪。在调查武进区某管委会原副主任巢某受贿案件时,我们所有参与审查的人员始终尊重巢某,关心其生活,与其谈心说理,使其感受到组织的关心爱护。巢某受到感化,交代了错误事实。

        用“细心”换“细节”。细节对于查清案情起着重要作用,纪律审查人员必须时刻重视被调查人的细微变化,仔细推敲。一次,某村因一笔资金去向不明接受调查,可相关人员均刻意回避该笔资金的相关情况,使调查陷入僵局。在找该村党支部书记岳某谈话时,岳某无意中嘀咕了一句:“环境清理补偿款应该不会出问题的。”就这样一句随意的话引起了我的警觉。回到单位后,我立即向领导请示,建议重新对该村涉及环境清理补偿款的资金进行审计。果不其然,发现了该村村委会成员弄虚作假、骗取专项资金并集体贪污的违纪违法行为,打开了审查工作局面。

        用“耐心”换“实情”。每一名被调查人面对自身的违纪违法事实,第一反应就是否认,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是 “心理防御机制”。当人们自身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的时候,“心理防御机制”会自动启动,搜集一些自己需要的理由,给自己的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以逃避、掩饰自己的过错。面对这种情况,纪律审查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调查某村原党总支书记沈某受贿案件时,因沈某文化程度较低,法纪意识比较淡薄,谈话中我们商定好,要耐心地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多打比方的方式与其沟通,帮助其分析当前的处境,使其明白只有将自己的问题讲清说透,才能得到组织的从宽处理。沈某感受到了我们的坚持不懈,意识到我们始终在努力挽救他,最终卸下防备,交代了相关问题。

        谈话需要斗智斗勇,更需要“走心”,只有锲而不舍、不怕吃苦、无私无畏,才能获得成功。